近日,“破经济形势之困,立企业发展之本——再造企业新动力高峰论坛”在广东惠州隆重召开,会议深入探讨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企业在管理发展中的问题,为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国内企业安全过“冬”出谋划策。
面对金融海啸,企业该怎么办?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珺教授表示,企业要看清整个宏观经济走势,包括把握短期宏观政策和长期政策,在政府为其发展创造环境的同时,企业应“练好内功”。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新春教授认为,企业变革并不是因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敲响了警钟,使企业的“寒冬”提前到来,让中国可以提前准备棉衣度过“寒冬”。
金蝶国际徐少春表示,中小企业到了转型的时候,该由此前的“橄榄型”转为“哑铃型”。目前面临的危机同样也是机会,传统中小企业都是加工能力较强,而研发和营销较弱,目前海外市场吃紧,而庞大的国内市场可好好利用,强化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加强渠道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在当今全世界经济面临金融危机的严峻时刻,中国企业要实现成功突围,不能照搬西方管理,中国管理模式必将发挥决定性作用。他坚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管理模式必将成功,也必将成为世界管理大全中璀璨的明珠。
徐少春将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看作一次中国企业的“体检”,认为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他认为,未来中国企业将面临扩大内需带来的机会,产业升级、自主创新的机会,产业整合、收购兼并的机会,以及资本输出、技术输出的机会。要抓住这些机会,就要在企业管理方面做好文章,大胆探索实践优秀中国管理模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