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行业转型可能会速死
在当前的经济逆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如何求生和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转型,成了理论界和商界最推崇的可选途径。但是,逆境中转型的成功率并不高,必须更加谨慎。
首先,必须清楚自己的企业是否合适转型。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期对待转型的态度应该有所不同,处于成熟期和后熟期的企业比较适合转型,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本身根基还不稳定,业务、组织和赢利能力建设还没有到位,在这个阶段盲目转型是很危险的。
其次,必须清楚转型分为跨行业的转型和企业内部职能领域和项目层面的转型。从一个行业跨入另外一个行业的转型,是需要伤筋动骨的。目前由于各个globrand.com行业竞争都很激烈,企业转入任何一个行业几乎都是一片红海,真正处于蓝海的行业是很少的。如果自己没有差异化优势就转型进入新的行业风险很大,而且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转型的风险又高出了很多。因此跨行业转型需要极其谨慎,如果没有经过事先风险控制的评估最好不要进入。
实践表明,业务模式转型是比较现实的,在当前的情势下,企业与其琢磨着进入新的行业或者抄底别的企业,不如将精力放在内部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上。
二、“三力”决定转型成败
无论是跨行业转型,还是企业内部业务模式的转型,最终都落到企业的管理上。
有三种力量决定企业能否实现转型或者转型能否成功,这三种力量是动力、阻力和能力。
转型的动力来自于企业内部的需求或者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市场需求,利润效应,技术推动,资本拉动等。但是阻力则表现为企业家小富即安的思想,担心风险的防守意识以及资源限制等。而能力则是将这种转型意识付诸行动的执行力。
企业要想转型,就必须评估这三种力量,如果动力和能力大于阻力就可以较好地实现转型。但是动力很大能力不足也无法实现转型。比如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出口加工型企业,现在面对订单断粮,转型是唯一的选择,动力很足,但是企业的能力却不足。技术、资源等条件不匹配,转型就能以实现。
如果企业在有能力转型且阻力也不大的情况下,就不能错失良机。转型和升级实际上是相辅相承的。实践中经常遇到这种现象。在经济环境风平浪静的时候,企业赢利能力不错,现流也很正常,企业往往忽视转型和升级。一旦经济形势恶化,或者竞争加剧,企业有了转型动力时已经为时已晚。因此,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永远都要评估企业升级转型的问题,而不是火烧眉毛才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