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的新“大摩架构”
克莱恩的辞职,在花旗集团蒙受次贷危机后做出重大调整的背景下发生。
花旗集团7月18日公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当季公司净亏损25亿美元,每股亏损54美分,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62.3亿美元,每股收益1.24美元。其中,公司证券和银行业务部门资产减记达72亿美元。
潘迪特的履新说明显示,他的“新官三把火”包括:对花旗银行所有业务进行审查、精简公司组织架构,拯救花旗SIV(结构性投资载体),以及大范围的削减成本计划。
在业务上,潘迪特宣布未来三年内卖出4000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今年3月底,他将全球业务部原有的六大部门整合为四大部门,并宣布重组资产管理业务,根据客户需求重组资产管理公司Smith Barney retail brokerage和花旗私人银行部门等措施。
潘迪特在人事上的改革则更大刀阔斧。
2008年1月,花旗表示可能裁减交易部门超过1000个职位。3月份,这一目标增至6000个职位。4月时,花旗称将在此前基础上继续裁减7000个工作职位,而且保留继续扩大裁员规模的可能。目前花旗已裁员14000名。
花旗集团内部人士透露,除了消费者银行部门的少数经理外,曾帮助花旗前CEO桑迪·威尔(Sandy Weill)完成保险和股票经纪公司旅行者(Travelers)与花旗公司合并的高管大都已经离职。许多前花旗高管在离职后继续管理大型金融集团,包括摩根大通的杰米·戴蒙(Jamie Dimon)、美国国际集团的罗伯特·维拉姆斯德(Bob Willumstad),及最近空降富国银行的理查德·柯瓦希维奇(Richard Kovacevich)。
而潘迪特则不断向花旗集团补充着新鲜血液,他尤其倾向从摩根士丹利和他此前设立的对冲基金中挖掘旧部。
目前潘迪特已聘用了数名摩根士丹利的前任同事,包括出任投行及对冲基金业务首席执行官的海文斯,担任首席行政官的唐·卡拉汉(Don Callahan),及成为首席风险官的布莱恩·利奇(Brian Leach)。在宣布克莱恩将离任的同一天,花旗也宣布IBM前财务长Lawrence Ricciardi将加盟董事会。
7月23日,花旗对该公司董事会各委员会的委员和主席进行了轮换,包括审计和风险委员会主席、人力资源委员会主席、提名与公司治理委员会主席等。原审计和风险委员会主席Michael Armstrong此前受到激进投资者的强烈抨击,被认为应当为花旗在抵押贷款领域的损失负责。不过,花旗否认这是轮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