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20-38289070

管理+IT

管理+ITPEG咨询融合管理+IT,通过一系列整合服务,帮助企业建立最本源的正向创新机制。

战争永远是最好的商业教案

  都说商场如战场,但有多少企业人士人认真地研究过战争?学习过战争?企业管理的很多精髓源自军队,例如对团队精神的强调,对纪律的强调,对文化宣传的强调等等。因此向军队学习管理,从来就没有停止也不可以停止。当下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企业的领军人物,大多有过从军的经历,也大多有意识地把军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经过提炼、升化,转化为企业的管理思想和制度。例如国航的李家祥、华为的任正非、联想的柳传志、万科的王石等等。

  因此,无论多陈旧题材的战争片,只要有心去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总会开卷有益。比如最近上演的电视剧《保卫延安》。我们暂且放下其它不谈,单从剧情中去观察,是有很多道理值得我们学习的。不妨以几个故事情节来解读。

  故事一、智失求诸野

  部队攻打蟠龙镇,集玉峁是整个蟠龙镇的核心。一旦集玉峁被拿下,则整个蟠龙镇土崩瓦解。因此,国军在集玉峁设置了明碉暗堡、环形工事,可谓固若金汤。共军用猛烈炮火数次冲锋,一天下来,仍然收效甚微。彭德怀不得不命令各进攻部队暂停攻击,让各营研究破敌之策。独立营周大勇想出了“对壕作战”的办法,即挖壕沟连通对方的环形防护壕,将对方的防护壕变成自己的防护壕。此举顿时让战globrand.com局扭转,部队顺利攻克集玉峁,夺得蟠龙镇。

  彭德怀感叹道:都说我彭德怀能打仗会打仗,其实最会打仗折就是这些战士们,还有你们这些最基层的指挥员。

  政委习仲勋说: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这也是彭总会打仗、克敌致胜的法宝啊。

  点评:我们把彭德怀和习仲勋的话稍微改动一下,就是很好的商战经验:其实最会搞生产的就是员工,还有最基层的管理干部。只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就是高阶管理者的法宝。

  在生产企业,最了解生产线上何处操作不便,何处最浪费最多的一定是一线员工,最能想出解决问题之道的往往也是员工。在销售企业,最清楚市场上什么产品最好卖,产品摆在什么位置最受消费者注意,客户对产品有何喜厌的也一定是一线销售和导购人员。

  如何调动一线人员和基础管干部的极积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你的业绩必定会焕然一新。

  

  故事二、换位思考,厘清重要性

  共军的野战医院受到国军的追击,连夜转移,黑夜中,驼着医疗器械和药品的马匹掉下深沟,野战医院的很多伤员无法救治。

  彭德怀收到野战医院发来的请求支援医疗器械的电报后,说:医生手里头没有医疗器械和药品,就等于战士手中没有了武器和弹药。没有了武器和弹药你叫战士怎么打仗?立即着手安排解决。

  点评:在车间,因为物料采购部门的问题,因为生产部与仓库的工作衔接问题,因为排产单位与物控部分的协调问题……是否经常也会发生物料供应不及时,该回厂的没回厂,不该不回厂却堆满仓库,是否会导致员工要工具没工具,要材料没材料的情况呢?在销售部门,是否有因为市场突变,内部又缺乏应急机制,导致货物断供,或物流不畅等等问题呢?所有这些情况主管者是不是该立即想办法解决问题呢,是否该把问题上升到战士手中的枪和弹药的高度去重视呢?

  故事三、让你梦想成真的是你的员工

  向榆林地区靠拢,为抢时间和避过强敌追击,彭德怀选择从沙漠转移。因经验缺乏,途中饮用水奇缺。彭德怀把自己的水和马都让给一名因缺水倒下的战士。

  彭对那名战士的团长说:团长同志,打仗啊,是需要我们的战士去攻山头的,要是没有他们的顽强战斗和英勇牺牲,我们的胜利只能是纸上谈兵,难道我们不应该更多地关心他们吗?

  点评:无论多完美的生产计划和产品,都是要靠员工一件一件做出来的,生产任务紧,是要靠员工去加班加点的,否则一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无论多完美的营销计划,都是要靠一线人员一手一脚去执行的,否则一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可是我们的老总们,你关心你的兵了吗?你真正把他们放在心上了吗?

  故事四、你真讲清楚了吗?

  为强调纪律,部队安排重新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班长李大旺教大家唱“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其中有俘获后刚转为解放军战士的国军士兵,一个叫王宝财的就问:“啥叫‘步调一致’,又咋样才能得胜利呢?就我们在国军的时候,步子走得不整齐还要挨打呢,可最后也没有得胜利啊”。

  李大旺说:“这个步调一致就是一切要听指挥,只有听指挥才能得胜利”。

  另一人又问“我们在国军的候,你不听国军长官的话就要挨打,听长官的话打的都是败仗,这又是咋说呢?”。

  李大旺说:“这个,反正歌词都写了,你们就跟着唱就行了”。

  王宝财:“你不把道理给我们讲清楚,那我们唱了也是白唱啊”。

  李大旺认为王宝财是在捣乱,两人由争吵变成摔跤决“胜负”。

  点评:有时候,管理者自己以为把道理写清楚了说清楚了,但员工未必都听懂了;更坏的情况是管理者甚至自己都没有把道理搞清楚,遇到员工发问,无法自圆其说,便以员工瞎闹捣乱搪塞之,矛盾由此而起。毛泽东一生强调对老百姓要讲他们听得懂的话,这怕也是从战争中得来的经验吧。

  故事五、战争胜负的关键

  攻打榆林,榆林城坚、池深、兵多、粮足。共军部队久攻不下。参谋王政柱向彭德怀报告:第一纵队358旅的一个团炸开了小西门,三营九连并已登城,但因第二梯队未能及时跟进,九连在在打退了敌人三次反冲击后,天已指晓,孤军无法再战,撤至城外。

  彭德怀听后勃然大怒:九连要表扬,团长要处分,战场上部队失去联系,这仗怎么打?

  紧接着国军的援军钟松的一个师已经赶到,榆林城已无法再攻,只能撤退。

  事后的军事会议,彭德怀余怒未息,对干部不深入前线了解实情而是躲在指挥所里等汇报的作风进行怒斥,他当场对那个做二梯队的团长说:“你从现在起已经不是团长了,你可以出去了。”

  点评:在如此激烈、紧张、事关生死的榆林攻城战关头,那位团长不但不亲临前线适时了解战况,居然还躲在指挥所等汇报。导致已登上城墙的一梯队功亏一篑,整个战局为之改变。这个团长没被当场枪毙已是万幸。

  作为管理者,你是天天坐在办公室等待下属的报告呢,还是随时亲临一线取得第一手资料呢?你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什么,准确吗??一秒之差,就已决定战争的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