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莫愁湖东路上,有一家名为“梧桐1号”的餐厅,店内装潢充满了法国风情,饭菜可口,但开业一年多来生意清淡。餐厅负责人苦恼地表示,餐饮利润低,竞争激烈,如何让餐厅维持下去是个难题。对此,江苏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于学荣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微利时代,餐饮企业传统的管理、经营模式遭遇严峻挑战,信息化管理将是我省餐饮业发展必由之路。
“今年中式正餐‘独大’的局面不再。”于学荣介绍说,快餐在2008年前仅占我省餐饮市场零售总额的20%,今年已上升到34%;而中式正餐则从2008年拥有50%的份额缩水到目前的28%。除快餐外,各类茶餐厅、休闲咖啡厅、茶楼也在抢夺我省中式正餐的市场,这在南京、苏州、无锡三市表现得尤为突出。
餐饮市场格局变化导致竞争比往年更为激烈。据统计,寿命超过5年的江苏餐饮企业不足20%。再加上劳动力、食品原材料成本的上涨,管理人才匮乏,成本控制难等多方面问题,餐饮行业进入微利时代。江苏餐饮行业协会的一项统计显示,2009年,全省餐饮业零售总额达到1485亿元,是1990年的61倍,但餐饮市场平均利润率仅为4%。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简单粗放的经营已经越来越成为餐饮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而信息技术的作用却渐渐凸显。“比如采购部门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按需订购,服务点菜系统和厨房、收银台同步操作,不但能提高速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于学荣历数信息化管理的好处。依托科学的精确管理信息化手段,无论企业管理者在哪里,只要打开电脑或手机就能看到当日企业经营情况、人均消费额、翻台率等,又可通过图形进行各种分析,如财务状况分析、营销决策分析等,不用再担心分店经理的流动会影响餐厅的经营。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型餐饮企业开始运用信息化营销方式,行之有效地将促销优惠信息传递给有效客户群,实现了精准营销。于学荣举例说,一家餐厅在店门口立出告示“本店满100元返40元券”,对于正巧去该餐厅用餐的客户而言,如果他消费了100元,扣掉返券40元,可以理解成餐厅少赚了40元。但如果通过信息平台将该优惠信息发送到餐厅会员的手机上,就可以吸引潜在客户到店消费。同样消费100元,返券40元,餐厅却相当于多赚了60元。
从手写菜单到无线PDA,再到触摸屏自助点餐,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餐饮企业采购、点餐、人员考核、客户关系管理等多个方面。但是,“我省大多数餐饮企业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局限在POS机、财务管理、库房管理等单一环节内,尚未达到全流程信息化的水平。”于学荣希望更多餐饮企业能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餐饮企业成长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