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到10月,北京市八里桥果菜批发交易量达到24.85万吨,交易额3.06亿元,“全部通过现场电子化结算管理。”八里桥市场总经理赵尔烈说。八里桥市场投入巨资建设了现代化电子监控系统、先进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智能IC卡管理系统,建立了市场网站和市场管理信息系统,使市场基本实现了管理信息化和收费电子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和服务效率。
八里桥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只是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中的一个缩影。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启动了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经过10年发展,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全国绝大部分批发市场建起了以“信息中心、检测中心和结算中心”为主的信息化系统。信息化应用为保障城市农副产品安全和价格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重要中心环节。
为了丰富城市“菜篮子”,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达到2000多家,到现在全国已经形成4000多家综合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城市里70%到80%的农产品是通过批发市场流通。”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说。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北京冬天只有不到8种蔬菜,而现在我们的批发市场里有近2000种,市里的普通超市里也有一二百种。”赵尔烈说。
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极大丰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迅速增加,一方面带来了全国农产品的大流通,丰富了“菜篮子”;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管理的突出问题。“很多市场只是在城市周边围出一块空地来作为定点交易场所,没有配套服务,硬件设施也简简单单。”马增俊说。
由于管理不善和缺乏相应的检测手段,一些存在质量问题和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农副产品也趁机流入批发市场。“为了建立农副产品信息和安全管理体系,并了解价格走势,国家有关部门启动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马增俊说,当时国家每年拿出约2亿元用于贴息鼓励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信息中心、检测中心和结算中心。“特别是2000年以后,政策扶持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的力度不断加大,企业也从自身发展的需要自觉自愿地建设和使用各类信息化系统。”
从2003年开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每年都安排国债资金重点扶持各大中城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截至2008年,已连续6年安排资金19亿元,带动社会资金250亿元,累计扶持全国55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项目建设。
2006年,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启动。“双百市场工程”支持在农产品重点产销区,建设和改造200家大型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支持400家县乡农贸市场进行标准化建设和改造,逐步形成以批发市场为核心,农贸市场为基础,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缓解农产品“卖难”问题,同时保证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
截至目前,该工程已累计核准365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企业的751个建设项目,安排资金近9亿元,重点支持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可追溯两大系统和检验检测、结算、信息、监控、废弃物处理等中心建设和改造。“双百市场工程”在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大系统提升管理水平
“刚开始大家都没用,如果你上了系统,无疑就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成本。”马增俊说,“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重视起食品安全来,批发市场也认识到,只有农产品安全有保障,市场才能吸引更多的客商上门。”
转变就在2003年。“2003年之后,新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基本上都建起了三大系统。”马增俊说。从最初市场管理企业被动地建设信息化系统,到现在变成企业自觉自愿地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锻造核心竞争力的工具。
八里桥市场在1999年投资50万元建立检测中心,配备了气相色谱仪、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红外线水分测定仪等多达10多种的专业检测设备。“我们从原来每天单一检测农药残留,逐步发展到现在可开展对九大类食品16项指标抽查检测。”赵尔烈说。2008年,八里桥市场共检测样品20416个,合格20289个,总合格率为99.4%,有效保障了首都农产品安全。
据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最新的统计信息,2009年全国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均对交易农产品进行了质量检测,只有3.6%的批发市场不进行质量检测,同比下降了0.9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达20%;有64.8%的批发市场对蔬菜有机磷进行检测,同比上升26.7个百分点;分别有89.9%、87.6%的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立了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比上一年分别提高了26.8和20.1个百分点。对于检测不合格产品,分别有41%和38.7%的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采取协议销毁,有48%和47.8%的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采取退市处理。据了解,全国95.5%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信息公示制度,其中40%市场信息可时时更新,65.7%通过公告栏公示,12.3%通过电子显示屏公示,19%通过综合渠道公示。
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基本走过了简单的数量扩张和粗放管理的阶段,转入了数量基本稳定、逐步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新阶段。随着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更多更广泛地应用在传统市场改造中,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