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集团是一家快速消费品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全国都设有分公司和办事处。但近来物流严重迟到的事情搞得大家都很头痛。
会议结束,薛总把公司管理部的负责人李进留了下来,俩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流程优化,薛总决定由管理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梳理各自流程,针对问题特别突出的2~3个流程进行优化。
几天后,管理部在整个集团内部下发通知,把流程优化立项作为一项管理指标,还要在职能例会上对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李进暗自高兴:“让他们选择头痛的流程进行优化,积极性会比较高;另外,点评也能让各部门有压力,工作应该能顺利开展。”
结果报上来一看,他傻了眼:人事部-员工招聘流程、IT部-电脑采购流程、物流部-仓库管理流程……都是已经优化过,且没什么问题的流程。
反而最近常被销售部门投诉配送不及时的物流部,却没有以此立项。
李进又气又急,一个电话打到物流总监老贾那:“老贾,这么好的机会你怎么不利用啊?生产部门与你们的产品交接流程衔接不畅,急需配送的产品经常在生产车间积压,你们还得挨骂,这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怎么不立项呢?”
“不是我不想报,你知道两个部门的协调不是我一人说了算,真报上去就由我们来主导了,要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那责任可就大了,我不敢冒那个险!”老贾倒也实话实说。这么说来,其他部门的负责人肯定和老贾的想法一样,流程优化岂不是要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