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电力运输和电力调度能起哪些作用?记者致电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辛耀中。辛耀中在电话中言辞谨慎,他认为“缺电与IT没有直接关系”,“电力信息化现在做得效果并不理想”。他还认为“一些媒体刊载关于IT和电荒的报道是不负责任的”。记者提出想进一步“聊一聊电力调度信息化”要求,辛耀中因“太忙”而婉言谢绝。
据了解,我国电力调度系统是由国调、网调、省调、地调、县调五级调度机制构成的半军事化管理机构,在电力生产中起的作用就是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安全稳定运行。辛耀中在2004年12月接受我刊采访时,曾介绍过电力行业一些独有的特点:电力系统是世界上仅次于人类大脑的第二大超级复杂系统;电网是动态的,发电、输电、配电、供电和用电在一瞬间完成,是零库存;电力生产过程在地理上广域分布,每个电压设备内部有多个微处理器,也是分布式;各电压等级的电网都有大量的测控设备,发电厂里的各个环节也都有测控设备,这些系统需要联合动作、分层管理和互相配合。
具体来看,电力调度中心通过电力通信监控、调度管理、电网能量管理、生产调度等系统可以有效地对电力的生产调度进行分配。其中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业务范围广,数据容量大。
电力调度系统主要运行的SCADA(数据采集及监控)系统,可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与人工数据的置入、电网实时运行状态的监视与显示、远程控制与调节、事故报警、越限/变位报警、数据计算统计、工作信息登录、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监视、事故追忆等功能。
辛耀中无暇多谈,记者于是联系远在浙江的诸暨市供电局。该局主要负责电力调度和电网的生产管理,职工超过300人,资产规模超过10亿元。刘学俊是该公司信息部门的技术领头人、高级工程师,也是个快言快语的人。
“信息化在电力调度‘开源’的效果不好衡量,但是没有它可不行。”信息系统在监控电网运行情况、采集实时电量、进行电网潮流分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电力信息化的应用还不完善。
“我们现在特别需要‘负荷预测’这样的项目”,刘学俊说。负荷预测系统可以基于历史数据基础进行未来电力的预测。这些项目如果在地区以上级开展起来,很有价值。刘学俊举例说,负荷预测是一个辅助决策的系统,它可以预测今年6月的温度,并预测今年用电量需求,供电局就可以根据这些需求,提前展开工作。
负荷预测解决的是模糊控制、模糊决策的问题。现在的网络设备、大量的历史事件、历史数据的记录,已经具备了上负荷预测系统一定的条件。难怪国家电网公司的一位老专家呼吁“负荷预测”项目迫在眉睫。“现在我们不是技术上不能搞,主要是认识上没有到位,”刘学俊说:“这样的IT项目搞起来,才能真正为电力系统做出贡献。”
对于“负荷预测系统”,陈宝国认为现在叫“经济调度系统”更为适合。这套系统可以实现瞬时调度,在有限的电能下,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效益和企业收益。大家都在研究社会效益和企业收益。大家都在研究,‘经济调度’现在的难题是在算法上以及调度环境的变化上。”
信息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电力信息化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作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信息技术部主任和教授级高工,张华钦对电力信息化的理解和思路放得更远。他认为,如果单从技术层面做信息化,就像“诸葛亮六出祁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张华钦认为,如果仅仅把信息化建设当作是计算机技术层面的问题,或是一次性的工程行为,不从机制入手,无论怎样热火朝天,无论对于解决一时一事的问题多么有效,终归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电力信息化对于缺电能起到哪些作用?这个答案就像问对粮食安全信息化能起到哪些作用一样。”张华钦认为“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引导机制上面。”
为了更好理解,他给记者举了工业化的例子。工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信息化可以促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但如果指望通过开发来解决各种矛盾,这是不现实的,也是解决不了的。信息化要靠一整套的支撑体系。
因此,信息化更深层的变革还在于引发了社会组织机构和机制的变革,通过这种变革逐步形成了新型工业化的支撑体系。信息化越深入,其支撑体系就越复杂。如果没有有效的支撑体系,信息化就不能得以持续推进。
对于标准化问题,张华钦在《信息化重在形成长效机制》的署名文章中也提到“信息化的本质是标准化问题,而标准化问题的本质是长效机制。”他认为,信息化建设虽然要以标准为支撑体系,但由于信息化标准化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下难以有效地解决,信息系统的开发反而常常绕开标准化问题,在没有标准体系的支撑下进行建设。这终归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化问题。
信息化标准化涉及到各行各业和多种技术应用,更需要有一个具有知识吸纳能力的信息化标准化的机制,能够把信息系统建设诸环节的经验教训和程序设计、功能实现、信息分类与代码等方面的成果以标准、规范的形式吸纳起来,使新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能够在更高的起点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