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企业的现状?
目前中国的企业快速发展但面临着发展和转折的瓶颈,特别是中国高速发展的民营企业,一方面,经过第一次创业,目前他们已经在原有的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很多已经成为本领域的佼佼者,然而,面临新的国际化竞争环境,他们对未来却很迷茫,找不到产业的方向,找不到继续突破的瓶颈?
另一方面,他们想突破,然而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却从背后扯住了后腿,甚至为表面的变革带来深层次的发展隐患。对中国这个自古讲究“人制”和“人情”的国家来说,这种管理制度化的不健全才是最深层和最致命的制约中国企业突破的原因。
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再从深层次上讲就是企业“文化和精神”经营机制的缺乏,这从最深层次上阻碍了中国企业内部持续的管理变革创新和对外的营销创新和品牌可持续拓展。
所以,中国才有科龙的突然倒塌,TCL的国际化挫折。
所以,才有中国咨询业企业诊断的特色——“只能动表面――如营销和品牌战略的问题,深层的管理机制不能动——如内部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民营企业很多在反反复复的挫折中,难以长大。
2.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咨询公司?
因此,从表面上来说,中国的企业面临的是产业转型的迷茫、产业扩展的迷茫、国际营销的迷茫和品牌可持续经营的迷茫。而从深层次上来说,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内部管理驱动力的阻碍,再深层次上是企业精神驱动力的不足。
而这三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
营销层面的竞争通常都是本土化的,而管理层面的竞争通常都是国际化的,精神层次的竞争是既本土化又国际化的。
因此,中国的民营企业内在需要很明显,他们需要营销、管理和文化咨询一体化的公司,
他们需要既能够帮助他们找到产业方向的战略营销咨询,而且是符合本土情况的咨询,同时又能够帮助他们变革内部管理,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制造永续的内部驱动力和持续的学习机制,还有就是,通过这种不断的变革过程,找到驱动企业永续前进的精神驱动——即企业的核心精神。
没有这种由表及里的变革,任何表面的变革可能都是短命的,不会解决企业的根本问题,而且可能会在短暂的繁荣后,带来深层次的危机。比如,前面的方向在失败后,被继任者否定。
以本土化的营销咨询和策划服务对症下药,先解决表面问题,再用国际化的管理制度去驱动企业新的战略方向,最后把这种变革的动力定位成企业的精神固定下来,以给企业以自学习自变革的永久驱动力。这才是中国的企业在二次创业时真正需要的咨询。
3.目前中国咨询业的现状?
然而,分析中国的目前的咨询业,又有哪一股势力可以做到这些呢?
从整体来看,从战略到营销到管理,从战略营销到战略管理每一块都有人在做,然而,深入分析,似乎每一块都只是解决了某些问题:
•国际化的咨询公司——战略咨询,包括管理和营销战略。
优势在于国际化视野和对制度化的把握,弱势是对中国企业的深层痼疾了解不够,所提咨询很难执行;
•本土的管理咨询——内部管理导向方向的,内部营销导向方向的。
了解中国企业,但能力只足够解决一些表面问题,要么是解决营销问题,要么是解决表明的管理问题,很难做到深入的营销管理一体化的咨询;
•本土的营销策划公司——偏重营销的执行层面。
•国际4A公司——偏重品牌和营销的传播层面。
•国内的广告公司——偏重基础的执行层面。
可以上,国内几类上述的公司没有一家能够综合解决目前中国企业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咨询业亟待真正符合本土需要的综合性咨询公司出现,他们应该既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又具有很强的执行性,既能够帮助企业在当下生存,又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现实问题,又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自我学习。
这是中国企业急需转型的时代,也是中国咨询业急需转型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