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背景
2008年中国经济的调整不期而至,从眼下各种数据指标显示来看,经济形势正在走向更为复杂、难料的格局。放眼全球,美国由于次贷危机已陷入了经济衰退的阴影,截至到2008 年9月15日,已经有美国12家银行宣布倒闭关门,华尔街的6大投行出现有史以来的巨额亏损。欧元区由于高企的通胀压力、自身经济面临调整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波及,第二季度经济出现了自1999 年欧元诞生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英国受次贷金融动荡的影响和紧缩政策的双重打击,连续两个季度经济出现衰退,结束了长达15年的经济连续增长周期。这一切都在说明一个客观事实:全球的经济正面临着近五六十年来最为严峻的考验。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央领导进行了高密度、大规模的调查,足迹遍布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山东与天津,针对生产经营、外贸、物价、金融等重点问题进行了实地考查。中央领导空前的重视程度以及前所未有的高规格调研,引起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企业经营者无限遐想……
一时间,针对推进金融领域对内开放、减免中小企业税收、加快中小企业投融资改革等应对措施的热切盼望,弥漫在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无论是工商界还是学界,大家都在热议未来的政策走向,企业经营者但凡有些 “资本”也都不失时机地“四处走动”以赢取先机。必须承认,中国企业营商环境的改善程度明显落后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骄人成绩。一旦中国政治体制、金融领域改革能驶向纵深并最终获得实质改善;加之一系列配套措施能得以有效实施,如减赋中小企业、增加社保覆盖、提高个税起征点等,都将为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利好。
然而,我们却不能忽略的是:已位于全球第四经济总量的中国,要改变以往几十年前进的惯性并非朝夕之事。考虑到中国政治与经济领域诸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其每一步前进就更非易事。如果采取逆向思维,即使中国营商环境能得到较大改善,但等到实施细则出来之后我们的企业是否能耗的起?即便中国营商环境能在短期内得到较大改善,我们的企业是否能在僧多粥少的环境下分享到一杯羹?进一步假设,政治体制与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是否与微观的企业运营改善存在必然联系?有没有可能,外部营商环境的改善反而会加剧某些企业经营生存的困难?
要解答先前的疑问,我们就不得不重新审视企业的使命和竞争的本质,还需要考虑到国家战略转型的大背景。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指出:“企业的使命,就是创造经济业绩;其存在的本质是由消费者所唯一决定的”。从本质上说,企业所有的产品或服务都必须在消费者买单以后才能实现价值和创造财富,在此之前一切都只能视为成本。企业竞争的实质是获利能力之间的较量、是资源整合基础上投入产出比的对决。虽然资源获取的能力对企业竞争来说不可或缺,但真正最终产生效益的却是资源转化为价值创造的获利能力。目前,中国正在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其核心也是由低价值创造环节转向高附加值创造环节。在中共中央的十一五规划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家经济方略,其本质内涵也是相融相通的。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营商环境的改善对应的只是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利好;而企业的经营与竞争需要的是财富创造能力。换句话说,前者是生存环境问题,而后者是个体禀赋差异问题,两者并不存在着必然联系。工商学界的“请命”原本是出于对国计民生的担忧,但事实却有可能演变成为一种危害深远的隐患:企业经营者特别是民营企业主如果被愿望所笼罩甚至是束缚那就得变得不偿失了。多年来,企业经营者往往遇到种种“苦水”与“委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有可能催化演变成其非理性的预期。对于处于关键转型期的企业来说,现在可不是被情绪所左右的时候。在国家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处于十字路口的企业如何抉择,将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十字路口,切莫当断不断
根据马太效应,资源总是向更多的地方集聚。因此即使宏观环境得以改善,但针对到每个企业获得的收益也并非是均等的。对于处于竞争劣势的企业,资源份额只会 “相对”减少而非“相对”增加;更有甚者,“绝对”减少也非不无可能。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多变,拥有企业禀赋优势的企业总是能获得更多的青睐,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更具有实际意义。竞争地位、品牌影响、价值创造能力以及发展前景将是企业竞争话语权的根本保障。营商环境的好坏并不一定能触发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再差的环境也能有个体适者生存,再好的环境也会导致不进则退。
比如,同样在中国市场,一边是各个行业不断上演鱼死网破的价格战,即使血拼到零利润可消费者依旧不买账;而另一边却又因为中国高端消费群的强劲购买力,致使中国市场跃居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同样的营商环境和市场,为什么有的是苦苦支撑,而有的却是赚的盆满钵满?难道这仅仅是目标消费群差异的原因嘛?!显然不是。诸不见许多中国品牌近几年都纷纷摇身一变,走起了高端的路线,可结果却是零售终端装修越来越好、包装越来越精美、广告越来越国际化,但利润却往往不升反降。其奥妙就在于,本土企业往往只看会了招式而无法真正领会到其背后隐含的内功。表面的形象和价格并不是跨国企业成功的筹码,跨国品牌背后企业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价值创新能力才是他们无往不胜的真正源泉。
营商环境的好环与企业价值财富创造的能力,孰重孰轻显而易见。将希望寄托于“政策扶持”,而非自食其力的企业,等待其的结果只能是被无情地洗出市场。其实,问题本身并不复杂。事实上,大多数的企业并非不知道其中道理,但只是难以痛下决心或者说心有旁顾罢了。说到底,这是一个决心的问题。
摇摆不定,只因雾里看花处于当下十字路口的企业,如何进行抉择需要选择的智慧。企业经营者处于情境之中,通常很难跳出自身来做分析,往往看到了一些,又容易遗漏一些,更何况有些看的并不真切。至于自身面临的时机、机遇与风险就更难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如何能辩证地看待、运用系统的观点进行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眼下企业,为何迟迟不能下定决心,第一种可能是还在摇摆,是不是要继续投身实业。在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的背景下,特别是中国面临综合成本全面上升、出口一降再将、产业升级与技术升级空前挑战、融资环境恶化以及企业倒闭潮持续扩大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开始考虑自己的企业是否还需要做下去。如果再算上新劳动法的深远影响、行业和地区的查税风波、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种种艰难与操劳,经营者们有理由开始怀疑企业存在的价值。第二种情况是,企业的经营者辛辛苦苦打拼了数十年,难以割舍对行业的依恋。但是在面临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强势品牌的日益打压和国际产业资本的围剿,经营主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壮志难酬。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以退为进来设想一下退出之后,我们有何选择。第一种方案是抽身实业转行做风险投资 (VC)或私募基金(PE)。随着中国越来越全球化,许多经营者和机构,都看重了这个“蓝海”领域,最具有代表的就是温州的民间资本,如今正大规模地涉足这个领域。其实,这两个行业早已在中国发展多年,目前在中国境内的风险投资总数早已超过了200家,这其中有109家为本土公司。在外人看来,VC的回报率常常能超过10倍甚至100倍,但其实按照平均计算,VC每投资10个项目中只有3个能获得成功。更何况,从事风险投资的团队需要丰富的资源和运作经验,比如项目筛选、尽职调查、后期监控、知识产权、选择技术、公共政策、管理团队、商业伙伴、财务监管等等都是必须掌握的功课。同样目前国内已有78家私募之多,但由于遭遇运作监管方面的难题,发展迟迟不能走上正规,更何况其还面临着诸如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潜在竞争者的市场蚕食。2008年上半年,中国境内的私募有70%以上出现了亏损,这得以让我们对“私募就等同于高回报行业”的论断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根据创业投资研究机构ChinaVenture发布的报告显示,2008年7月VC/PE背景企业IPO平均投资回报率创下历史新低,仅为0.57倍环比降幅高达78.6%。由此可见,风投也好、私募也罢,没有“金刚钻”是很难玩转的。
第二种出路就是继续做实业但转行做相关上下游产业甚至是非相关产业。选择的理由无非是经营者拥有相关人脉关系或资源,另外觉得行业利润可观值得投资。眼下,有很多企业经营者纷纷寻找“好项目”、投资“新产品”就存在着这种心理。实际上,投资其他新兴行业,理论上讲虽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可是在涉足新领域之前,经营者一定要做好翔实的调查工作和充分的风险预估,即使欲从事的是相关上下游产业,也不能例外。比如,调查至少包含:新行业的核心竞争要素、行业政策导向、软硬件投资规模、平均利润水平、回款周期以及上下游产业有何“潜规则”等等。同样,风险预估至少要包含:新行业潜在竞争者预估、政策环境变化风险、新行业关联投资的成本预估、新业务与原有业务经营各种潜在冲突、现金流风险等等。除此之外,更为关键的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各行各业都已经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留给大家的“蓝海”领域变得日益稀缺。前几年在中国,新行业还能乘出不穷,可如今已然难觅完全意义上的创新行业,所谓的创新已开始收敛趋同,相互之间的差异化界限也变的越发模糊。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各行各业,企业经营者如果贸贸然进入一个新领域,面对全新的竞争方式以及竞争对手背后可能隐藏着的海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后台,不三思而后行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有人可能会说,新行业如果背后隐藏着金融资本或产业后台,那么自己也可以去寻找。然而,引入风投或战略合作伙伴进入并非易事,没有长远的核心盈利模式、相关的行业运作经验以及强大的运营团队做筹码是难以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的。不难发现,这里存在一个悖论:正因为在原行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以及得力的团队才被迫转行,但新的行业领域同样重视这些。
第三种可能就是彻底放弃企业经营转而作为“自由投资者”,投资渠道无非是股票、地产、债券、大宗商品等。随着中国股市的大跌、地产的持续低迷以及世界范围内华尔街五大投行“消失”其三,12家美国银行倒闭关门、全球最大保险公司AIG濒临破产、“两房”遭遇国有化等等,不难看出,至少最近几年并不是投资的好年景。更何况,由于全球金融监管的薄弱,命系于如今风雨飘摇的全球金融体系并非长久之计。
痛下决心,才能峰回路转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企业经营者面前的选择是进退两难,进则前方雄关漫漫,退亦前景扑朔迷离。但是,我们可曾想过这样一些问题:这会不会是一种经营者的宿命呢?有没有可能这是一种商业社会适者生存的内在要求呢?
企业经营者与企业家两者经常被混淆,可事实却是两者其实存在着巨大差别。企业经营者只是企业的实际掌控者,换句话说,其只是对其企业地位属性的一种描述而非胜任能力的一种描述。作为企业家,是一种拥有特殊能力的群体,其背后的企业家精神至少要具备: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开拓精神、实干精神、拼搏精神和风险意识。因此,即使是企业的经营者,但并不是谁都能承担起企业家的使命。正如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校长纪世瀛所说:“世界早已从战争时期步入发展期,国家需要的是财政收入与社会稳定,这些都要通过经济发展来实现。企业作为公认的社会公器和会的基本单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经济昌盛最需要、最倚重的是成功的企业,而其中企业家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只有用企业家精神塑造一个强大的企业家群体和创业者群体,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由此可见,作为一名企业家有义务也更有使命带领自己的企业不断迎接挑战、勇于承担不确定风险,继而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身肩重任与宿命、背临无路可退之境地,企业经营者们与其患得患失不如抛弃幻想、痛下决心,谁又能否认未来不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正所谓,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经过这次的洗礼,中国将诞生出一大批有胆有识的企业家群体,成为中国崛起的最坚实力量!
面临全球经济五六十年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和中国三十年来的最大经济结构调整,企业经营者何尝不变换一种思维,万事皆有两面,这次的经济调整未尝对企业经营者来说不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得与失,只是一念之间。面临当下时机如何取舍,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来源:博简咨询,作者: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