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与管理软件实施的结缘天经地义,但真正说到管理软件在中国的普及,很大因素则取决与中小企业信息化。在中国,管理软件普及这个概念对于管理软件厂商来讲是一个理想,而谈到真正的普及过程,各家厂商无疑想到中小企业。
的确,中小企业队伍在中国的企业中日益庞大。其很多优点相信很多人都知道:IT采购需求日益旺盛,企业管理也逐渐规范,中小企业呼唤着管理软件普及时代的到来。
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不同,在中国的市场上,具有灵活性往往伴随着很多瓶颈,在实施管理软件时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资金,人才,时间以及更多的因素在制约着中小企业信息化。
中小型企业预算低、利润少、对于亏损与盈利的敏感程度远大于大企业,而目前国内管理软件市场上比较成熟的主要还是高端产品,这些产品高昂的初始投入成本费用以及后继的二次开发、运行中的系统维护、更新和管理费用,令许多中小型企业望而却步。
人才方面,实施管理软件一方面需要具备掌握一定计算机知识、熟练运用管理软件系统的人才,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需要有兼具计算机技术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系统进行管理、维护和二次开发,而中小型企业员工的素质普遍偏低,缺乏这两类、尤其是第二类人才。
总体说来,中小型企业更注重短期的利益,重视的是看得见的回报,而实施管理软件不能立竿见影,这就使管理软件的实施主要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远见。这也就是中小企业最终体现的管理问题所在。
如今,中小企业用户在管理软件选型时遇到众多的软件厂商,软件厂商们在报价格时候、往往有名目繁多的收费内容,列如,产品功能费用、产品站点数费用、实施费用、服务费用、二次开发费用、升级费用,往往收费名目众多导致双方商务谈判周期加长!
管理软件真正的成功实施甚至于普及,往往是双方面的,作为中小企业用户,更应该对自己的管理软件项目充满信心,优质的服务才是中小型企业成功实施管理软件的标准和重要保障。
企业实施管理软件最终能否成功不只是看管理软件能否成功上线,更应该看管理软件能否适能长期的服务好企业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