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20-38289070

管理+IT

管理+ITPEG咨询融合管理+IT,通过一系列整合服务,帮助企业建立最本源的正向创新机制。

信息化——制造业企业转型成败的命门

目前,我国原有的制造业模式竞争力正被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地区和国家取代,制造业空壳化的危险迫在眉睫。“中国制造”要想不被淘汰,必须要从粗放型加工到精细化制造,再向制造业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延伸,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先实现制造业信息化。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信息化在国家战略上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6年10月27日,科技部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了《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同时,制造业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制造业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也是《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

为什么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划把制造业信息化提升到如此重要的高度?在广大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存在哪些误区和困境?

“中国制造”急待转型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全球约有5.3万家跨国公司,约占全世界生产总值的40%、全球贸易额的50%-60%、全球技术贸易的60%-70%,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90%、技术专利的80%、生产技术的90%。伴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升级,低附加值、资源消耗性的产业则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把握了这种趋势,创造了持续20多年的经济高速和快速工业化,奠定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是,我国在引资时主要是来料加工模式,既没有紧紧抓住引资的本地消化和孵化再创新,也没有考虑国内需求与市场,而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依赖从农村走出来的大量廉价劳动力,维持低成本,以“赚中国工人的钱”崛起。经济模式上集粗放型及外源型于一身,“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的特点明显。

而随着工业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实现,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中的低端部分逐渐以OEM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进而带动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让市场竞争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激烈的展开。企业“大者恒大,赢家通吃”的趋势愈加明显,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能力,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制造业”已成为国际社会所要求的趋势,也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原有的制造业模式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的主体。据统计,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占整个工业产业的78%,从业人员占82%,国内生产总值约40%,财政收入的50%,外贸出口的80%来源于制造业。制造企业占我国工业企业数量的91.6%、主营业务收入的86.8%、利润的73.1%,虽然我国目前是全球排名第四的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德国的5%。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6.2%,与美国、日本和德国相比分别低23.22和11.7个百分点。在信息产业及相关设备制造业领域,增加值率仅为22%,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超过了35%。

目前,我国原有的制造业模式竞争力正被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地区和国家取代,制造业空壳化的危险迫在眉睫。“中国制造”要想不被淘汰,必须要从粗放型加工到精细化制造,再向制造业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延伸,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先实现制造业信息化。

信息化:新型制造业的灵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边界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彼此间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用户追求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以生产为中心的制造业正在向以服务为中心的综合整合转变。同时,“绿色制造”这一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可持续发展制造模式已成为国际潮流,欧盟出台的WEEE、ROHS、EUP等绿色环保指令便是明证。

此外,制造业外包模式也已在中国蔚然成风,企业专注于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采用外包模式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不生产电脑的电脑企业(如宏基),不制造芯片的芯片企业(如台积电)都已出现。“新型制造业”的这些趋势和特点,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制造业信息化。

信息化与全球化相辅相成。经济全球化拉动了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信息化的发展又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全球采购与配套、全球设计与制造在企业信息化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是不可想象的。

目前,产品生命周期大幅度缩短,制造业已经到了不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进行管理和商务运作就无法立足市场的地步。企业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信息化能大幅缩短信息的传递渠道,使得决策层与基层、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快捷,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它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有助于改变企业内部的低效体制,减少了浪费、腐败等现象的发生。

更重要的是,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一种全面的管理变革。它是一种流程再造,是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它应用于企业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以及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集成和优化,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对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制造技术、设计研发、现代物流都有极高的要求。可以说,要想从“中国制造”转变到“中国创造”,信息化是一条必经之路。

信息化之路如何走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总的来说就是广泛利用信息技术,使企业在生产、管理等方面实现信息化。制造业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有设计、生产制造、管理、装备以及集成技术等。大致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企业在生产当中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如生产设计自动化(CAD)等。第二层是企业数据的自动化、信息化。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进行处理,这是最基础的、大量的数据信息化过程。第三层是更高层次的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系统。

从功能来分,可分为技术信息化(如CAD、CAM、PDM等)、管理信息化(如ERP、CRM、BPM等)和底层信息化(包括流程的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等等),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有四个主要的业务领域,由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这四种主要的IT信息系统所代表。四种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应用,构成了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制造企业已建设的信息化系统,比例最高的是办公自动化(OA),最低的是供应链管理系统(SCM)。正在建设的业务系统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绝大多数制造企业都认为企业信息化就是实施ERP系统。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制造业的信息化有更广泛的内容。

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较低。虽然有约80%的企业建立了OA系统,70%接入互联网,50%建立了内部局域网,但上述投资只占企业总资产的0.3%,而发达国家则占到8%。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优先发展ERP是正确的。业界有观点认为:PDM从设计端提供数据源,没有PDM的ERP是无源之水。MES从底层实时采集执行数据,没有MES的ERP是无本之木。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不能绝对化,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判断。

ERP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PDM只是近十年的事情。如果企业的产品按定单设计,非常标准化,先上PDM自然是事半功倍。否则还是要从ERP做起,目前业界上PDM失败的比例要比上ERP失败的比例高得多。同样,作为业务计划系统和控制系统中间环节的MES,在流程工业和高度数控化的离散制造业有着无以伦比的独特魅力。但对于一般设备自动化水平低,底层缺乏甚至根本就没有控制系统。如果不能从底层自动获取生产执行数据的离散制造业,MES与ERP的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没有任何区别,上MES徒然浪费时间、精力和资金。

目前来说,ERP是制造业管理信息化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要想缩短生产制造周期和采购提前期,降低库存资金占用,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必须发展先进的生产计划控制技术,做好供应链计划协调与优化。深化应用基础上的普及,以此带动管理的全面变革,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制造业信息化的困境与对策

目前中国制造业大多数企业信息仍未集成,仍处于子系统应用或信息孤岛状态,以ERP应用为例,中国约有6000多个企业在全面深入地应用ERP系统,仅占中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总数的2.7%。此外,流程不规范、职责不明确、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相当突出。花费重金的ERP系统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实施失败的企业数不胜数,而达到满意效果的企业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以至于企业界存在“实施ERP是找死,不实施ERP是等死”的说法。

ERP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年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中更为普遍。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中小企业已经超过40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尽管其中已经有超过40%的企业正在或已经进行了信息化改造,然而74%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还不到1%,81%的中小企业IT技术人员少于5人。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中小企业饱受资金不足、人才匮乏、信息化认识水平不足等问题的困扰,持等待和观望态度的还相当普遍。把信息化当奢侈品,“只买贵的,不选对的”、“多快好省建设信息化”、信息化是“老板工程”、一切依靠领导、“信息化的效果最好能立竿见影”等错误想法非常流行。

管理变革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的本质是把管理思想、运作流程抽象提升后优化、固化、标准化。信息化必须要有管理思想作支撑才有灵魂,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技术是实现管理思想的手段,信息化应该是管理思想的贯彻和管理体系的转型,而不只是建立企业技术框架。

企业必须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在决定上什么系统时从实际出发,明确企业信息化需求,因地制宜,坚持适“度”而行,根据实际情况“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综合考虑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投资,认识到企业一旦走上了信息化之路,就是走上了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

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做好沟通工作,培养员工的信息技能和意识。在信息化建设完成后,还要根据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信息系统结构,把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结合起来考虑,避免因追求局部利益而破坏信息系统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当前我国制造业信息化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中小企业的困境尤为突出。我国政府应尽可能的在法规、融资、税收等方面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越俎代庖,要在明确制造业信息化的主体是企业的前提下加强引导。